杀人强奸怎样我未成年 数百万孩子已无处逃生

有人替他们发声,他们的世界才会有光亮和希望。

来源:今夜九零后(itonight90)

5月29日中午,自称为太原师范学院大二学生的网友@王芝芝会有狗的 在其微博上自述,长期遭受来自室友李某的“校园暴力”。

她的室友,不但会辱骂她,欺负她,甚至会偷拍她换衣服的照片,然后发在QQ群里。

在中国比较压抑的气氛下,很多女生遇到这样自己换衣服的视频被传上网,自己被起侮辱性外号的事情会不对外讲。这位潘同学也尝试着忍了很久,会在微博上说出自己的遭遇,实在是忍无可忍了。

然而,很多微博网友对她的遭遇不当一回事,觉得在学校还能闹出多大事,只不过是小打小闹——那真是小瞧校园暴力了。

今天,我想和你严肃地谈谈校园暴力。

01

如今,人们为校园暴力发明了一个新词:

炫暴。

网络时代,小混混们不仅学会了打人,还会把整个侮辱过程传上网。

他们践踏身体后,再踩踏一遍尊严,可以多获得一重快感。

而被虐待的小孩,可能再也抬不起头来。

你在朋友圈看到过校园暴力的视频吗?

李爸爸有过。

不幸的是,他在朋友圈刷到的,是自己女儿小玲挨打的视频。

3分钟,10人围观,25个耳光。

小玲的脸被扇得淤青,毫无还手之力。

说实话,要是我的孩子被这么侮辱,我可能会找到施暴者,往死里打回去。

但李爸爸还算冷静,只是选择了报警。

要不是在朋友圈看到,我还不知道有这事。

报警不单是为了自己孩子,更是希望类似的事情,不要再发生在别人孩子身上。

无独有偶。

在陕西洛南县的一个厕所,肖琴被5个女孩群殴。

被打原因:撞衫。

脱外套,扇耳光,揪头发,踹肚子。

整个过程,小太妹们一气呵成。

肖琴像砧板上的鱼肉,除了等着巴掌甩过来,什么都不敢做。

她肚子被踹10多脚,脸上挨了30多个耳光,疼得满脸都是眼泪。

但肖琴说,这并不是对她伤害最大的。

15岁是自尊心最强的年纪,谁也无法接受自己遭蹂躏的视频被传到网上。

在四川乐至中学,三个女生打完人后也选择了留念。

不过这一次,她们拍的是裸照。

在更多的视频里,受害者被割破血管,扒光衣服,踩踏性器官。

一个比一个触目惊心。

在校园暴力的阴影之下,孩子们人人自危。

最应该保护孩子的学校,竟然成了大冒险禁地。

为什么这么说?

我以前看过一份关于校园暴力的调查报告。

数据显示,我国有10.5%的学生,正在遭受校园暴力的威胁。

基于这个数字,有多少孩子认为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?

那个数字高到你无法想象:

94%。

02

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,谁也不敢说,自家孩子一定能独善其身。

在感到愤怒的同时,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,是否存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。

第一步,先深究其背后的原因。

校园暴力区分于其他暴力,难以根治的最大原因是:

隐蔽性强。

回想一下,你在读书时,当班上发生霸凌事件,是不是没人告诉老师?

这就是校园暴力最无解的地方。

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发现,无论是施暴者,还是被打者都不会轻易声张。

一是因为要面子。

青春期的孩子,很容易把“求助”和“懦弱”划上等号。

受害者告状,可能会被全班同学嘲笑。

同学告状,也会被当成“打小报告的”而孤立。

二是因为年纪小,胆子也小。

他们害怕被报复,担心告状之后被打得更惨。

小玲说:我想过告诉大人。可他们人太多,我真的不敢。

这种两难状况,99%的孩子都无法处理。

所以,即使是妈妈发现小玲脸部淤青的情况下,小玲也只能撒谎说:

风太大,教室的门一把关上,脸不小心被门扇到了。

在这背后,是孩子对暴力的屈服和恐惧。

在身体不被自己掌控后,他们很容易滋生出对命运的无力感。

其次,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得不到重视。

很多学校和家长,都把校园暴力当成可以用钱打发的小事。

没有人意识到,这是在犯罪。

在前几天爆出来的甘肃8岁女童事件中,女孩的下体被班上两名男生用苕帚扎破。

医院给出的诊断结果是,阴道壁损伤,子宫破裂。

且伤口位置太深,无法缝合,大概率无法生育。

这样一起恶意伤害事件发生后,施暴者的家长是怎么道歉的?

他们到学校送上一百块,就再也没有现身过。

既然家长护短,那我们可以期望学校主持公道吗?

对不起,也不行。

学校给出的处理方式是,给女孩补偿2万块。

区区2万块,是可以修复子宫,还是能买回女孩做母亲的权利?

背后的思路,依旧是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

最后,一部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,成了小混混们最大的保护伞。

这些年,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低龄化,手段越来越残忍。

他们无所顾忌,因为法律给了一道免死金牌。

我国《刑法》第17条,划定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:

不满14周岁,对所有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。

但在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,法律如果不能及时做出修改,就会在客观现实上,成为纵容犯罪的“恶法”。

现在的小孩和1979年刑法制定时的小孩,早已不一样。

他们的早熟程度,远超你想象。

很多小孩抓住这一漏洞,犯下比成年人更残忍的大案惨案。

黑龙江13岁男孩赵某,强奸同村女孩明某。

因为“未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”,很快被释放。

一周后,他在女孩面前将女孩母亲残忍杀害。

广西13岁少女覃某,因嫉妒肢解同窗好友。

但因未满14周岁,最终决定只对覃某收容教养三年。

52岁女教师李桂云被人杀害后藏尸于床底,手机和现金被抢走。

凶手是三个小孩。

分别出生于2002年,2003年和2004年。

杀人之后,他们若无其事地去网吧打游戏。

学校没有办法。未满14岁,不得开除。

警察也束手无策。未满14岁,不能立案。

为什么他们可以在犯下连环杀人案后,还能毫无心理负担地打游戏?

就是因为他们很清楚地知道,杀人不用偿命,毫无后顾之忧。

犯罪学里有一个理论,叫做破窗效应。

意思是,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人去修补,就会有更多的人收到暗示,去打碎更多的玻璃。

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,已经成了这样一面破碎的玻璃。

03

校园暴力并不是偶发事件。

不仅是我国,全世界都普遍存在,而且情况不容乐观。

那么在其他国家,类似问题是如何处理的呢?

先来看英国。

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民间组织:“反欺凌机车帮”。

成员全都是花臂熊腰的大汉,骑重型机车。

他们的宗旨是:给受欺凌的孩子们提供心理和行动上的支持。

再看一下邻国日本。

日本的校园欺凌,已经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。

每年,都有很多学生因此自杀。

为此,日本国会于2013年通过《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》。

在一系列政策开始实施后,日本的校园欺凌情况得到有效控制。

最后看一下美国。

这两年最著名的案子,是中国女留学生被绑架事件。

受害者刘怡然被扒光衣服、点燃头发、烟头烫伤乳头,还强迫她在地上吃沙子……

手段之残忍,令人发指。

最终这个案子的判定结果是:两名主犯被判终身监禁,保释金超3600万人民币。

堪称留学生保释金之最。

更大快人心的是,犯罪者的父母从中国来美国拿钱贿赂,想私了。

结果,也被关进了牢里。

这种零容忍态度,对很多潜在施暴者产生了震慑作用。

以上三个国家分别在不同方面做出举措:英国扶持民间组织,日本推进立法,美国严格执法。

在《Legal high》里,古美门律师说:欺凌的本质,其实是气氛。

如果我们可以在以上三个方面取得进步,校园暴力问题一定会得到极大改善。

我希望,经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,下一代再也不必经历如此残酷的青春。

04

知乎上有一个话题,我一直在关注:

校园暴力的严重程度被夸大了吗?

现在这个话题关注者多达两万人,浏览量破千万。

他们的回答都出奇一致:

没有被夸大,反而被远远低估。

6000多个回答,每一个都是青春的血泪史。

其中一个回答,最让我印象深刻:

有些成年人可能永远不知道——

孩童时期那些来自同龄人的巴掌,是如何在今后的人生中,一次次地掌掴朝快乐艰难行进的我们的。

有的孩子因为长期遭受校园暴力,生不如死。

最终走向极端,痛苦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
2018年12月20日,张家口蔚县的一名初一女生。

因为不堪忍受校园暴力,喝农药自杀。

抢救无效。

有人不堪凌辱,死之前将自己的痛苦,公布于世。

青海15岁少年,写了三份遗书。

在儿童节当天,服毒自杀。

在那份血迹斑斑的遗书上,他写道:

你们的学生、孩子、哥哥对不住你们,我因受不了几名同学的欺凌,所以选择离你们远去了。

最让人不忍心看到的,是曾经遭受校园暴力的人,最终也成为施暴者。

米脂杀人案凶手被判死刑,痛杀九名学生的原因竟是因为校园暴力。

在审讯时,凶手赵泽伟说的一句话,让我很难过:

我在米脂三中上学时总受同学欺负,一直到现在都怀恨在心。

所以,今天我选择持匕首杀人,报复这个世界。

如你所见,校园暴力像一条躲在阴暗处的毒蛇,一口口噬咬着被霸凌者的人格和心灵。

就算我们今天逃过一劫,也不得不担忧,以后孩子会不会遇到下一个杀人如麻的赵泽伟。

这些手无寸铁的孩子,是我们家庭的希望,是我们国家的未来。

恃德者昌,恃力者亡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